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联合早报》:探索新闻工作者“百年技能

2025-10-31

10月22日下午,“媒体与时代-新闻工作者的百年技能”交流会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举办。活动特别邀请到新加坡《联合早报》执行总编辑韩咏梅、该报中国新闻副主任陈婧两位业界大咖,深度分享了他们在新闻业态深刻变革与全球化浪潮下的一线实践心得。现场,两位嘉宾还与新闻学院黎勇副教授展开精彩对谈,更聚焦全球媒体行业的现状研判与未来趋势展望,为有志于投身新闻领域的师生提供了宝贵的行业参考。

新闻学院负责人毛浩教授、副院长毛良斌教授,新加坡《联合早报》华文媒体集团区域战略与合作经理陈鸿斌、区域战略与合作执行员李慧欣及学院百余名师生参与活动。

交流会上,韩咏梅首先分享了《联合早报》的发展与实践。她介绍道,《联合早报》创办于1923年,1995年成为全球首家迈入互联网的华文报之一,立足东南亚、面向全球华人,以“第三只眼睛看中国”为视角,现有新加坡版、国际版、中国版等布局,因华人族群与潮汕地区渊源深厚。

针对当下媒体环境,韩咏梅表示,新闻工作者100年不变的就是“学习”,“这份工作能让你拿薪水的同时天天学习,甚至有机会直接接触决策层”。谈及信息辨别,她说道:“打开窗户,苍蝇和新鲜空气是一起进来的。”韩咏梅认为,伪造信息也给了媒体辨伪的契机,媒体要做“新闻侦探”,提供有公信力的报道。

陈婧则以“我在中国跑新闻”为主题,结合其2020-2024年担任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的经历,分享一线实践经验。选题上,她表示,外国记者不仅可以通过本地人的眼睛追逐热点,还能以外国人的身份发现被本地人忽略的新闻点;采访上,陈婧以“上海虹桥火车站有人带家当打地铺”等例子,说明了走出门外的重要性;写稿上,她强调,报道应该更全面客观,不偏袒某一方。

“记者会不会被AI取代?”陈婧直言:“AI能帮我们梳理数据趋势、列采访提纲,但它取代不了人到现场观察、与人沟通倾听故事的过程,人性的表达是AI无法替代的。”她认为,AI最无法取代人的是“人是不按常理出牌的”。韩咏梅补充,与AI互动时,记者的思辨和新闻嗅觉更重要,能引导AI产出更有深度的内容。

黎勇在对谈交流中表示,现在不少同学从朋友圈、微博等平台获取碎片化信息,真假难辨且不成体系。他建议,同学们可以选择可靠媒体长期关注,这样既能高效获取准确信息,也能减少辨别信息的时间成本,帮助形成更全面的认知。

互动交流环节气氛热烈,多名学生聚焦“新传学生如何提升国际传播能力”的核心议题向嘉宾提问。陈婧回答:“建议多利用实习机会试错以找到擅长领域,没有单一能力能决定你能否进入媒体,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平台。”韩咏梅则表示,要多了解世界对中国的不同看法,不要只看短期主流论述,拓宽视野才能建立长远工作能力。

活动尾声,新加坡《联合早报》向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赠送印有“百年如新”字样的纪念茶杯,传递行业传承与交流心意。现场还通过抽奖方式,为4位幸运学生送上礼品。交流会在欢乐融洽的氛围中落幕。

文字:林海欣

图片:张烨、陈乐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