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上午,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视听)课程作品公映展在东海岸校区举行,七部由23名2023级网络与新媒体(视听传播)专业学生创作的纪录短片参与展映。学院党委副书记洪蒙典和部分专业教师到场观影。
本次展映以“跨越时空的对话”为主题,展出了《铁枝情韵》《时光筑记》《油纸灯笼》《从纸笔到数字:学习方式的变迁》《致梵高》《一路顺风》和《嵌言万语 人间瓷话》等七部短片。这些纪录片是学院教师侯政东讲授的《摄像技术基础》《视听语言》两门课程的结课作品。
作品内容涵盖了历史、文化、艺术、科技等领域,从选题策划、剧本撰写到场景概念图绘制,从概念抓取、现场拍摄到后期剪辑、混音、调色等等,一系列流程都由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实现对时空对话的创意表达。
现场,每个纪录片的主创学生分享了创作心得与课程收获。侯政东表示,尽管这是大一学生的初次创作尝试,作品稍显稚嫩,也存在不少瑕疵,但学生团队对影片创作表现出了巨大的诚意和热情。
优秀作品《铁枝情韵》记录了潮汕铁枝木偶戏传承人许端杰和许佳钿两代人的故事,展现了铁枝木偶戏从传统到现代的传承与演变。主创人员表示,在剪辑阶段遇到了素材过多、技术不会等难题,导致剪辑过程十分坎坷,但许端杰一家人都很热情,是他们的配合才让拍摄变得更顺利。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创团队仔细分类处理各类视频和音频片段,齐心协力完成了短片制作。在谈及课程收获时,团队成员都表示,不仅感受到了这一传统艺术背后的坚守,还学习到了如何运用镜头语言讲好传统文化的故事和内涵。
拍摄《嵌言万语 人间瓷话》的小组同样也遇到了不少技术挑战,创作中遇到了拍摄镜头不合格、剪辑音画不同步等问题。团队成员通力合作,在老师的技术指导,顺利完成这部短片。主创人员表示,制作这部短片不仅是为了认真完成期末作业,更是想参与到文化传承事业中去,希望能通过作品让更多人关注嵌瓷艺术。
侯政东介绍说,此次展映是以视听项目制作为载体的一次教学实践和实验,这是一条融合媒体环境下的专业人才培养的新路径。他表示,学院的网络与新媒体视听传播方向以视听语言为核心课程,以创作实践为基础,面向市场培养学生的视听产品内容生产和创作能力。这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没有比尝试制作一部影片更能锻炼和培养专业综合实力的了。
观影结束后,洪蒙典做点评总结。他对本次公映展表示肯定,并鼓励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勇敢“撕标签”、主动“拓边界”、提前“定方向”。
文字:连雪怡
图片:李宗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