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4年“春季学术周”之新闻实务讲座邀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莅校开讲

2024-04-22

4月8日晚,新京报首席记者陈杰受邀在汕头大学东海岸校区开展新闻实务专家讲座,从环境保护和乡村发展的两个议题出发,阐述了影像调查报道对解决现实困境的意义。广东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培秋,汕头日报编辑中心主任郭宏盛、副主任黄颖以及汕头融媒集团采编人员、汕头摄影家协会领导班子及会员代表、汕大师生约200人参加活动。讲座由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毛浩主持。

解困影像调查报道是陈杰在2016年底发起“影像扶贫”项目过程中萌生的概念。这种报道方式融合了图文、视频和声音等多元表达形式,主张以科学严谨的数据为参照,深入调查并揭示社会现象背后的事实真相。

“一定要有对事物深入观察的内驱力,一定要去调研。”讲座伊始,陈杰从调查、拍摄和传播三个维度出发,结合自身的从业经验,阐述了一名摄影记者的核心素质——宏观观察社会的能力、坚决探寻真相的毅力、对新闻事实的甄别能力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

陈杰从自身持续关注十年的“腾格里沙漠污染案”案例引入,强调要将新闻个案置于社会整体架构、纳入到人类学或社会学中去观察,并要善于借助互联网的优势,迅速地让更多报道抵达公众视野,与时间赛跑,利用舆论的力量来推动社会的进步。

“令人震惊的纪实影像是公众探知真相的情感触点。”陈杰以大量的作品和经验为例,向在场师生展示了影像报道在解决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中的重要性。

“对于环境报道,我们更多地用数据说话。”在报道腾格里沙漠污染案时,陈杰深入了解有关专业知识,坚持多次回访调查,掌握准确的整改措施和数据,并在2015年环境公益诉讼时协助取证,帮助该案件终结。他对卡拉麦里固废填埋场的报道见证了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污染到治理,再到申报国家公园的变化过程。他拍摄的青海湖垃圾污染案引起了大众的广泛关注,并促成当地垃圾填埋乱象、湟鱼盗捕、普氏原羚生存危机、荒漠化加剧等一系列生态危机的治理。

在经年的调查中,陈杰逐步把西部地区的环境困局,与工业和环境学界提出的“西部污染避难所”的争议结合起来进行分析,并通过田野调查、图片、视频等融合的“解困影像调查报道”方式,结合中国国情与纪实摄影的精髓,呈现出新闻纪实摄影的更多人文关怀和社会价值。

讲座中,陈杰还详细讲述了《悬崖上的村庄》背后的报道故事,“四年九探悬崖村,我看见了人心的力量”。在持续报道“悬崖村”的同时,2017年,陈杰开始把一部分工作重点转移到对国内典型贫困地区的调研,先后对贵州毕节、甘肃定西、云南曲靖、新疆南部等地,走访了数十个村落,对其中一些典型的村落进行系统调研和长期追踪。“在报道一些地区因客观原因存在的现实困境时,通过媒体的报道,发现需求和问题;整合政府、村民、网友、公益等各方力量的协同参与,一点一点攻克难题。”

陈杰表示,“我和团队聚焦脱贫攻坚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议题”,希望通过发起“影像扶贫”项目、加入“悦尔像素”公益摄影等行动,利用影像记录等方式,联合优秀的创作者,助力对应议题的解决,推动社会的发展。

讲座现场气氛活跃,同学们就如何挖掘身边的选题、如何将自己与解困影像报道相联系、如何看待解困调查报道面临的现实困境等问题与陈杰深入讨论。在讨论个体能力与解决现实困境间的联系时,陈杰坦言:即使事情解决不了,也无力推动,我也要把它用我的话语方式讲出来。“就像搏击运动员一样,你必然会在无数挫折中成长。实际上,越磨砺越坚韧,这是人生的一部分。”在谈及如何承受住做调查报道中面临的外界压力时,他这样勉励同学们。

陈杰,曾在火箭军服役5年,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2003年参与新京报创刊,他先后任摄影记者、视觉部副主编、摄影部主任。2014年主动辞去主编职务,奔赴一线,任《新京报》首席记者。回归一线后,他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2016年获得荷赛(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般新闻三等奖、2次华赛金奖、2次亚洲新闻奖金奖。他曾当选2015年CCTV年度十大法治人物,2016年被评为中国最佳环境记者。

本次讲座是2024年“春季学术周”新闻实务系列讲座之一,旨在以好记者为榜样、以好作品为示范,丰富应用新闻学教学内容,推动建设高水平新闻传播学科。

文字:戴越

图片:朱小茜